[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什么是合乎圣经的复兴 2圣经中复兴的模式(含主日信息视频)
——传道人培训信息回放:王峙军牧师第二堂信息视频回放及文字内容
2025/9/1 11:24:05
读者:24122
■王峙军

 


 

主日信息

 

圣经中的复兴模式

(复兴信息之二)

 

王峙军牧师

 

(王峙军牧师第一堂信息“圣经中复兴的意义”视频音频链接:https://www.cclife.org/View/Article/11302

 

 点击观看王牧师信息视频(YouTube)👇

https://youtube.com/live/W8c-n4wG7J4?feature=share

 

国内读者观看王牧师信息视频👇

 

以下为王牧师信息音频:

 

 


 

二、圣经中的复兴模式

 

圣经中有关复兴的真理,常常是借着神的复兴作为,或一个个复兴事件,体现出来的。这些复兴事件,由于发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如王国时期),不同的空间范围(如外邦的尼尼微),有着不同的特征或特色,因而可以被看作是不同的“复兴模式”。

 

我们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复兴的特征虽有很多,但却不是每一次复兴都具备复兴的所有特征。即便是圣经中的复兴事件,可能也只是具备复兴的某几项(甚至一两项)重要特征。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说那不是复兴。

 

下面所列举的,是旧约和新约中比较典型的几个复兴模式。

 

(一)旧约中的复兴模式

 

1.顺从“耶和华的云彩”(出40;民9)

 

旧约圣经中,第一次可以称之为“复兴”的大事件,是以色列人对“耶和华云彩”的顺从,和对神命令的谨守与遵行。

 

摩西领以色列出埃及后,到了西乃旷野,在西乃山从神领受了诫命与律法,并在西乃旷野,照着山上的样式,建造耶和华的帐幕。帐幕完工后,“当时云彩遮盖会幕,耶和华的荣光就充满了帐幕……每逢云彩从帐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起程前往。云彩若不收上去,他们就不起程,直等到云彩收上去。日间耶和华的云彩,是在帐幕以上;夜间云中有火,在以色列全家的眼前。在他们所行的路上,都是这样。”(出40:34-38)民数记9:22-23更说,云彩停留在帐幕上,无论是两天,是一月,是一年,以色列人就住营不起行。但云彩收上去,他们就起行。他们遵耶和华的吩咐安营,也遵耶和华的吩咐起行。他们守耶和华所吩咐的,都是凭耶和华吩咐摩西的。”

 

 

这两处经文所描述的,是以色列人与神的关系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云彩不仅象征着神的荣耀,此处也是神引导以色列人的记号。而以色列人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对“耶和华云彩”的绝对顺从。

 

对今天的基督徒和教会来说,“耶和华的云彩”,意味着圣灵借着圣经对我们的随时的帮助和引导。如果当日神在云彩中向祂的百姓显现(利16:2),那么今天祂也会在祂的话语(就是圣经)里向我们显现,在我们合乎圣经的祷告、敬拜、赞美和基督徒的团契生活中,向我们显现。事实上,圣灵会使“耶和华的云彩”融入我们生命与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使我们因顺从而蒙福。

 

请注意,顺从“耶和华的云彩”的引导,就是最重要的复兴标志之一。

 

2. 约西亚的复兴(列王纪下22-23)

 

约西亚的宗教改革,是旧约所记的另一次重要的复兴运动。

 

在约西亚之前,是他祖父玛拿西长达55年的罪恶统治,犹大国已经在宗教信仰上彻底堕落,道德腐败深入到国家与百姓的骨髓。玛拿西的儿子亚们继位后,照样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王下21:20)。

 

但在亚们的儿子约西亚继位十年后,因在圣殿里重获律法书,而有了一段短暂的属灵复兴。

 

约西亚复兴的起点是,大祭司希勒家在殿里“得了律法书”,然后是“王听见律法书上的话,便撕裂衣服”,他意识到“因为我们列祖没有听从这书上的言语,没有遵着书上所吩咐我们的去行,耶和华就向我们大发烈怒”(王下22:8-11)。再后是王和犹大众人与耶路撒冷的居民,并祭司,先知,和所有的百姓,无论大小,都一同上到耶和华的殿。王就把耶和华殿里所得的约书念给他们听。王站在柱旁,在耶和华面前立约,要尽心尽性的顺从耶和华,遵守祂的诫命,法度,律例,成就这书上所记的约言。众民都服从这约。”在复兴中,他们拆除偶像,焚烧污秽的物品;最后是过逾越节。逾越节成了约西亚复兴的高峰(23:21-23)。

 

 

约西亚复兴的起点,是发现了耶和华的律法书,然后因尽心尽性地顺从耶和华,而带出一系列的革新行动。对约西亚的复兴或改革的总结性的经文是王下23:25节:在约西亚以前,没有王像他尽心尽性尽力的归向耶和华,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后,也没有兴起一个王像他。”这节经文中的“归向”(Shuwb)即悔改。约西亚复兴的焦点是悔改,悔改归向神。

 

3.约拿书中的尼尼微模式(约拿书3)

 

约拿书所记载的“复兴”,发生在以色列群体之外,其特征是外邦人的整体性悔改。

 

先知约拿因不顺服神,在大鱼肚腹中三日三夜。被神拯救之后,他遵照神的命令,到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耶和华所吩咐他的话。

 

圣经说,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或作披上麻布)。而且,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什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拿3:1-9)

 

 

尼尼微人“从最大到至小的”,都能够悔改,是因为他们“信服神”,也就是说,当他们听到神的审判之言(“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之后,相信这是神的话,是真的,是会应验的。所以他们宣告禁食,连尼尼微王也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们“切切求告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

 

于是,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祂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拿3:10)。

 

值得注意的是,主耶稣在福音书中肯定了尼尼微人的“悔改”:“当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尼尼微人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太12:41;路11:32)。

 

4.异象中的复兴模式(以西结书37)

 

圣经中的复兴模式,有的是借着异象彰显出来的,如以西结书第37章中的枯骨复生,也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复兴模式,因为这异象实际上指向将要来的复兴景象。

 

圣经说,耶和华借祂的灵将以西结带到平原中,使他看到平原遍满骸骨。神命以西结向这些骸骨发预言,说,“枯干的骸骨啊,要听耶和华的话。”主耶和华对这些骸骨如此说,“我必使气息进入你们里面,你们就要活了。我必给你们加上筋,使你们长肉,又将皮遮蔽你们,使气息进入你们里面,你们就要活了。你们便知道我是耶和华。”(37:6)于是以西结遵命说预言。正说预言的时候,就有响声,有地震,骨与骨互相联络,骸骨上有筋,也长了肉,又有皮遮蔽其上。最后,气息就进入骸骨,骸骨便活了,并且站起来,成为极大的军队(37:10)。

 

 

这个由异象而显明的复兴模式,把死而复生的复兴特征突出出来了。这是我们今天最需要的复兴模式之一。

 

(二)新约中的复兴模式

 

新约中的复兴模式,主要记在使徒行传中。

 

正是使徒行传这卷书,叫我们看到了初代教会复兴的一些主要特征:

 

1.复兴的基础是,基督从死里复活后向门徒显现(1:3),并应许圣灵降临,使他们得着传福音、作见证的能力(1:8)。

 

 

2.门徒们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既是复兴的预备(1:14),也是推动复兴的动力(4:23-31)。事实上,祷告贯穿了初代教会的复兴的全过程。使徒们深知祷告和传道在复兴中的功用,因而他们定意“要以专心祈祷传道为事”(6:4)。

 

3.司提反的传道与殉道(6-7章),是初代教会复兴的重大事件。由此可知,教会复兴,常常是和为主舍命、为福音付代价、为信仰而牺牲相关的事件。今天的教会复兴,同样需要司提反这样的殉道者。

 

 

4.逼迫使得门徒“分散在犹大和撒马利亚各处”(8:1),“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8:4)。逼迫导致分散,而分散给福音广传提供了可能性。福音所到之处,就出现归信与悔改,信而归主的人就增添(使徒行传中多次说到人数的增添,2:41,47;4:4;5:14;9:31;11:21)。可见,神所允许的逼迫,是带来教会复兴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5.保罗的悔改,和司提反的殉道一样,是初代教会属灵复兴的另一个重大事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保罗悔改,是主耶稣为要得着祂所拣选的器皿,而向他显现的结果(9:4-15),同时也可以看作是教会复兴的果子。早先的他,“极力逼迫残害神的教会”(加1:13);后来却照着主的旨意,为主名的缘故“必须受许多的苦难”(徒9:16)。

 

6.使徒行传中的复兴,体现为对基督福音使命的落实。复活的主将大使命交托门徒(太28:18-20),升天前应许圣灵降临,门徒得着能力,直到地极作主的见证(徒1:8)。在使徒行传中,门徒们正是按照主的旨意,开始了落实福音使命的伟大进程。尤其是在保罗悔改以后,福音由亚细亚传到了欧洲,保罗这位“为外邦人作耶稣基督仆役,作福音祭司”的使徒(罗马书15:16),“从耶路撒冷,直转到以利哩古,到处传了基督的福音”(罗15:19)。

 

7. 在所有能够表明复兴的特征中,最重要的是,靠着圣灵的能力,传讲基督死而复活的真理,即十字架的道理,将人的目光引向那位在十字架上赎罪牺牲的耶稣基督身上。以至于人听见十字架的福音,就感到“扎心”而“悔改”。悔改的前提是,人的心要被福音刺透,昏昧的良知要被彻底唤醒,然后产生行动。

 

为了讲明属灵复兴的这一重要特征,我们愿意借着使徒行传第2章的内容,做一点更细致的分析。

 

徒2:37-38说,“众人听见这话,觉得扎心,就对彼得和其余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

 

 

这里的“觉得扎心”(κατενύγησαν τὴν καρδίαν),是比喻的说法,意思是,听到信息的人,其“心”被(彼得所传讲的信息)刺透了。换句话说,彼得的信息像利剑一样,把他们的心刺透了。

 

注意,这里的“心”(τὴν καρδίαν)是单数,带定冠词,代表着以色列这个群体的一个内在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他们所相信的,是世世代代所持守的,也可以说是一种固有的观念,一种信仰内核。

 

以色列人不是无神论者,恰恰相反,他们坚定地相信耶和华是独一真神。他们最大的信仰难题是:拿撒勒人耶稣是不是神,是不是神所立的弥赛亚。正因为耶稣自称与神同等,称自己为神的儿子,是基督,就被犹太人“借着无法之人的手,把祂钉在十字架上杀了”,但“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祂复活。因为祂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3-24)。当以色列人听到他们所“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祂为主为基督了”(徒2:36)的时候,其对心灵的冲击与震撼,可想而知。

 

十字架的信息,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直入人心,以至于以色列人旧有的信仰观念,他们的弥赛亚观被颠覆了,他们的信仰内核被打破了。现在,他们由圣灵的启示,得着了一个全新的信仰——相信拿撒勒人耶稣就是神所立的弥赛亚,这位被他们钉在十字架上杀了的弥赛亚,神已经使祂复活,并被高举在神的右边。他们希望和这位已经复活升天的弥赛亚,建立起一种真实的生命关系,于是他们问,“我们当怎样行?”他们立刻从彼得得着了答案:“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 从信仰观念的改变(悔改),到采取行动(结出果子与悔改的心相称),这就是复兴。

 

靠着圣灵,传讲福音,以至于人听见福音感到“扎心”而“悔改”——离开这一核心特征,任何或大或小的宗教运动,都不能被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复兴。

 

旧约中的复兴模式,在神的百姓中,强调对神律法的顺从与遵行;顺从与遵行神的律法,悔改归向神,就是复兴,也必蒙福。在外邦人中,强调耶和华的审判的主权,听信而悔改者,必蒙神赦免。新约中的模式,靠着圣灵的能力,广传福音,引人悔改,带来生命更新。

 

三、教会历史中的复兴运动及影响

 

既然圣经中关乎复兴的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复兴的事实是清楚的;那么,基督的教会,特别是在教会的历史中,就必定会不断有大大小小的复兴运动。此处我们仅举几例,看一看这些复兴为什么可以称作是圣经意义上的复兴,以及这些复兴运动产生了什么样的属灵影响。

 

众所周知的摩拉维亚大复兴,从一个祷告开始的。摩拉维亚大复兴的代表人物是亲岑多夫(Nicolaus Ludwig Zinzendorf,1700年5月26日-1760年5月9日)。1727年7月16日,亲岑多夫开始为自己所带领的9名年龄在十至十三岁的女孩子祷告。这些小女孩虽然都受到基督教道理的熏陶,但并没有基督的生命在她们里面。这让亲岑多夫忧心不已。他知道自己能做的,就是在神面前为她们恒切祷告……而圣灵的工作,就从这个祷告开始了。一个多月后,一些灵性痛悔的孩子,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祷告渴望,自己也开始了祷告。8月29日,从晚间十时到次日早晨,人们看到一幅感人的画面:女孩子聚集一处哭泣祈祷和唱诗赞美神,男孩子聚集在另一处恳切祷告。亲岑多夫为孩子们所祈求的属灵福气,借着圣灵的工作,降临到孩子们身上。就这样,摩拉维亚弟兄姊妹24小时不间断的守望祷告,持续了不止一天,不止一个星期,不止一个月,而是整整一百年!摩拉维亚大复兴,就是这个祷告过程中发生的。(参 https://cclifefl.org/View/Article/632)

 

摩拉维亚大复兴最显著的成果,是带动了普世宣教的复兴,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复兴运动。他们在短短二十年间差派出去的宣教士,超过了基督教会在过去两百年所送出的宣教士的总和。1738年8月,约翰·卫斯理访问了Herrnhut,与亲岑多夫相处多日,希望能够亲自经历摩拉维亚弟兄们的属灵生活。事实上,1734年从美国的缅因到佐治亚的第一次“灵命大觉醒”,1739年约翰·卫斯理领导的英国的大复兴,以及十九世纪初横扫美国西部的第二次“灵性觉醒”,都深受摩拉维亚大复兴的影响。(参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history/issues/issue-1/moravians-and-john-wesley.html)

 

 

正如摩拉维亚大复兴是圣灵借着一个人和他的祷告开始的,十八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的大觉醒运动,也是借着一个人忠实传讲神的道开始的。这个人就是约拿单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1703年10月5日-1758年3月22日)。在爱德华兹开始进入事奉的初期,教会因在神话语教导上的薄弱,以及某些错误教义的影响(如half-way covenant/半途盟约”,造成圣俗不分,信与不信没有区别,以至于不信者也可以“先”加入教会,成为会友),教会就变得徒有其名,对社会不能产生属灵影响。约拿单爱德华兹所领导的大觉醒运动,其主要的特征就是,清晰而准确地传讲基督的福音,圣灵借着神的道在人心里做工,使人进入真实的悔改,同时也使教会得到教义上的归正。

 

 

在这些重要的复兴运动中,1904-1905年的威尔士大复兴,可能是时间最短,但影响最大的一次复兴运动。

 

1904年,一位年仅26岁的青年矿工伊凡·罗伯斯(Evan Roberts,1878年6月8日-1951年9月29日)被主兴起。罗伯斯少年时就敬虔爱主,酷爱读经和背诵经文。在1904年的一次复兴聚会上,他被圣灵充满,并从神领受了一个一年之内有10万人归主的异象。于是,领受此异象的罗伯斯成了威尔士大复兴的主要领袖。那段时间的威尔士,到处是祷告会和布道会。据史家所记,大复兴的几个星期中就有1万人归主,两个月后就达到3万人,六个月时已达7万人,九个月时悔改的人是已达10万(参https://www.revival-library.org/revival_histories/evangelical/1900/welsh_revival_1904.shtml)。

 

 

威尔士大复兴的影响深入整个社会,社会道德状况有了极大改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普世宣教的推动,比莫拉维亚大复兴更广更深入。

 

前述3次复兴运动,都有:1)传讲神的道,2)圣灵动工,3)罪人悔改,4)生命改变,5)推动了普世宣教等主要特征。

 

四、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复兴

 

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复兴,仍然应该是圣经所定义、所描述的复兴。否则,我们的复兴就不是复兴了(虽然有些“运动”也可能不是什么“坏东西”,但它们未必能给教会或基督徒带来真正的属灵益处)。

 

在我们寻求复兴的时候,必须先知道什么不是复兴。

 

基本上,可以肯定地说,凡是缺少圣经所说的重要复兴特征的任何运动都不是复兴,比如缺少对神话语忠实地传讲,缺少真实的悔改,没有个人生命的改变与更新,没有激发出福音宣教热情;而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化的热闹景象。

 

任何的极端灵异运动,如所谓的“圣笑运动”,或高举次要恩赐的“医治运动”,或一哄而上的“说方言运动”,或离开神美善的属性,只是主观情绪化的“赞美运动”,都不是复兴。

 

世俗文化或成功神学在教会中产生的冲击,如慕道友导向、且淡化福音的“xx小组运动”、“xx课程”,虽然热闹,似乎有某种“普世性”果效,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属灵复兴。

 

任何短暂而没有属灵果效的运动都不是复兴。人为地点燃一把火是容易的,但“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所点燃的火,却能烧尽“锡安女子的污秽”(赛4:3)。

 

今天教会所需要的复兴,必须带着这样的特征:

 

(1)圣灵会把人们的目光引到基督身上,把人的脚踪引到各各他的十字架那里。

 

(2)在复兴的过程中,必有神话语持续地、大有能力地宣讲。

 

(3)在教会里,在基督徒的属灵团契中,必有热切而持久的祷告,如祭坛上的火一样“常常烧着,不可熄灭”(利6:12))。

 

(4)必有基督徒真实而普遍的认罪悔改,由悔改带来信仰观念的改变,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转变。

 

(5)必有基督徒走出去向社区人群情词迫切地人传福音;基督徒成为宣教的基督徒,教会成为宣教的教会。

 

(6)必有千万失丧灵魂悔改归向基督,社会的道德颓势和世俗文化,会因人的悔改而发生变化。

 

另外,我们不要总把复兴当作是某种突如其来的事件。其实,复兴是平时属灵成长中的日积月累(从反面说,是属灵衰退的日积月累,以至于复兴变得非常必要)。比如前述之威尔士大复兴,从1859到1904年之间,由于一些圣经教师满有能力的向人们教导神的话语,就有过多次复兴的景象。正是这样的复兴,导致了1904-1905的大复兴。而十八世纪的大觉醒则是由于教会持续的灵性衰退所引起的复兴的反弹。

 

再者,我们也必须知道,圣经中没有任何一次复兴,涵盖了所有的复兴的特征。因此,今天我们也很难期待所出现的复兴,带有所有的复兴特征。任何一个属灵复兴,只要具备圣经中关乎复兴的主要特征(悔改,祷告,传福音,生命改变),那么它就可以称之为复兴。复兴有范围、深度的不同,有个人的复兴与群体的复兴的不同,有短暂的和长久的复兴不同;但只要具备圣经所列的一两项主要特征,就是复兴。

 

而且,任何复兴运动都可能夹杂着偏差与极端的现象,但我们却不能以个别现象否定整体。同时,我们也要晓得,任何真正的复兴,都是撒但所惧怕、所不愿意看到的,他会极力拦阻和搅扰。因此,复兴的过程就是争战的过程。

 

五、我们如何进入复兴?

 

 

教会需要复兴;许多“为神的殿心中焦急、如同火烧”的传道人、弟兄姊妹渴慕复兴;一些灵性处于低潮、生命软弱的弟兄姊妹渴盼复兴。

 

问题是,我们该如何进入复兴。

 

1.注意个体复兴与群体复兴相结合。

 

复兴是个人性的,是从“我”开始的。复兴不单是别人的事情,不单是教会牧师或长执同工要复兴,而是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人要复兴。许多圣徒的复兴才构成教会整体的复兴。

 

虽然属灵复兴常以“运动”的形式出现,但对基督徒个人来说,复兴是我们每天的生活。因为我们每天都需要“圣灵的更新”(多3:3)。每天都需要“脱去旧人”、“穿上新人”(弗4:21-24)的属灵操练。每天都需要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主(路9:23)。每天都需要圣灵充满(弗5:18),需要“吃”主的话(就是圣经),需要在祷告中进入与那位又真又活之神的团契关系中。每天都需要默想和履行主的福音使命,心中要有对失丧灵魂的爱。如果每一个基督徒都这样过每天的生活,教会就在复兴的状况中了。

 

2. 复兴从认罪悔改开始。

 

 

这里的悔改包括(1)信仰观念上的悔改,和(2)生活上的悔改。

 

在信仰观念上的悔改,包括信徒多年被错谬的信仰观念所影响(使徒行传2:37的“悔改”,就是信仰观念上的悔改),包括传道人不能按正意分解神真理的道,包括教会领袖按世俗原则治理和管理教会,包括用世俗心理学和现代科学概念解释圣经,等等。

 

在生活上的悔改包括,要思想你是不是那种“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讟,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神,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提后3:2-5)的人。哪怕只有其中任何一项,都要悔改。如单单“不爱神”这一样,就是大罪,就需要悔改。“不爱神”表现在那里呢?不爱神的话,不爱祷告,不爱服事,不爱传福音。不爱神是因为不信神。

 

因此,真正渴慕复兴的人,都愿意悔改。不悔改就没有复兴。

 

3. 复兴需要持续而迫切地祷告。

 

 

事实上,照着圣经的规范,持续而迫切的祷告本身就是复兴。但我们今天最忽略的就是祷告。

 

传道人常说,我们教会最荒凉的就是祷告会,来参加祷告会的人很少。当传道人说这话的时候,自己就要先在神面前悔改。教会的祷告会,常常是给神开一份“工作清单”,向上帝求顺利,求成功,求得医治,几乎没有认罪的祷告,没有为神的国度祷告,没有为教会的复兴祷告。“祷告会”开成这个样子,和传道人没有关系吗?这样的祷告会难道不荒凉吗?

 

当我们把我们的祷告,变成摩西呼求神赐下能力使人遵行律法与诫命的祷告时,当我们把我们的祷告变成大卫愿意悔罪求神赦免的祷告时,当我们的祷告变成尼希米的祷告、以赛亚的祷告、耶利米的祷告、哈巴谷的祷告、彼得和保罗的祷告时,我们自己那种自我中心的祷告,我们那种凭人的主观感觉而发出的祷告,就会被先知们那种信心、敬虔、顺服的祷告所取代,以至于我们的祷告被天使收取,献在神宝座前的金坛,便有智慧和能力,从宝座那里倾倒下来了。

 

感谢主,祂已经把祷告的规范(主祷文)和原则(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教导我们了。渴慕复兴的弟兄姊妹,开始祷告吧!

 

顺便说,正是因为意识到祷告在属灵复兴中的重要性,生命季刊重新启动了“24小时守望祷告”(2002年曾发起过24小时守望祷告)。到笔者写定此文时,守望祷告已经持续了40天,960个小时。至少是笔者个人,在参加守望祷告时深得益处,听到其他弟兄姊妹的祷告,也深受感动。神把这个守望祷告平台,变成了以祷告为祭献给神的祭坛,变成了众人学习祷告的学校,变成了以祷告相连接的属灵团契,甚至变成了牧养的禾场。我们欢迎所有的渴慕复兴的传道人及弟兄姊妹到这里来祷告,24小时,点击一下链接随时进来,你就可以与其他的肢体一起祷告。

 

4.复兴需要付代价,需要有行动。

 

复兴的能力来自于圣灵,但复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渴慕复兴,不付代价,不认罪,不祷告,神怎么可能复兴我们?虽然能够付代价,能够认罪、祷告,都是神的恩典,都是圣灵的工作;但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要有一颗顺服、愿意的心,我们不能消灭圣灵的感动,圣灵催逼我们认罪的时候我们就要认罪,催逼我们祷告的时候我们就要祷告!我们顺服圣灵去祷告,去为教会复兴祷告,为失丧灵魂祷告,为普世宣教祷告的时候,就是我们付上的代价,神会借着我们的祷告作工!

 

付代价和采取行动,除了要花时间祷告,还要检验我们是否借着祷告改变了我们的生命。你热心祷告,这很好。你在祷告的时候大声疾呼、倾心吐意,但你离开了祷告会之后,你的生命形态有没有改变?你还是停留自己原有的“三观”里面吗?你还是处在玩手机、刷视频,不读经、不传福音的状态中吗? 愿主怜悯我们!

 

总之,愿主的圣灵带我们进入真正的复兴,使我们可以真实的悔改。愿主的灵改变我们,更新我们。我们每一个人被更新了,活出了复兴的见证,这见证就感染了我们身边的人,我们就能够带动了更多的人来悔改,来祷告,以至于被复兴。当我们的弟兄姊妹都这样被复兴了,结出复兴的果子来了,我们就会看见神借着我们的顺服,借着我们的渴慕而成就整体的复兴。

 

 

愿神垂听我们的祷告,赐给我们复兴。愿复兴在我们的教会里,在我们的生命中,不是转瞬即逝和昙花一现,而是伴随着我们的整个生命过程,成为我们每天的生命实践。

 

荣耀归与三一真神!

 

 

王峙军 牧师,中国基督徒生命团契总干事, 《生命季刊》主编。


 

更多主日信息,请点击👉主日信息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