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主日信息:从旷野到迦南(含视/音频)
——旷野是信心的学校,唯有信靠与顺服,才能走进那有主同在的迦南美地
2025/10/11 8:48:27
读者:2617
■刘传章

 

主日祈祷文

 当称谢进入你的门

当赞美进入你的院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30

 

天父,我们感谢你,赞美你!我们当乐意事奉主,当来向你歌唱!当称谢进入你的门,当赞美进入你的院!当感谢你、称颂你的名!因为主你本为善,你的慈爱,存到永远,你的信实,直到万代!

 

主啊,拯救我的神,我昼夜在你面前呼吁。愿我的祷告达到你面前,求你侧耳听我的呼求!愿我早晨的祷告要达到你面前;愿我举手祈求,如献晚祭。愿我的祷告,如香陈列在你面前,得蒙你垂听。

 

主啊,我为我自己远离神的罪痛悔,我愿意今天悔改。我的心思、言语、行为常常违背主的教训,我常常远离神,没有能力为主作美好见证。主啊,开恩怜悯我这个罪人,求你以你的宝血洁净我、遮盖我!主啊,洁净我,赦免我的罪,赐给我十字架上的爱,让我重拾起初的爱心,让我能去爱神爱人爱灵魂。主啊,赐给我十字架的能力,使我背起十字架来跟随主!

 

主啊,求你复兴我!求你将你的灵放在我里面,我就要活了!求你使我从坟墓中出来,将我分别为圣,领我进入你的安息之地。求你使我站起来,成为耶和华的军队中的一员精兵!主啊,我常有软弱,求你常常扶持!主啊,求你催逼我常常读经,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求主你催逼我在圣灵里祷告,主,我知道我若不随时多方常常祷告,我的灵命便无法复兴!主啊,求你的灵复兴我!倒空我,破碎我,除去我的老我,把我的老我钉死在十字架上,使我与主同死同活!主啊,要死去是何等的难啊!但恩主耶稣,我向你呼求,你便成全,使我的旧我死去。主啊,求你在我里面活著!我仰望你的怜悯和保守,如同仆人仰望主人的脸,主啊,求你不要离弃我,你的爱保守我,直到见主面,奉主耶稣的名祈祷,阿们!


主日信息

 

从旷野到迦南

 

讲员 刘传章牧师

 

请点击观看YouTube刘牧师信息视频:

https://youtu.be/njSn4-PFzuc

 

请点击观看刘牧师信息视频👇

 

以下为刘牧师信息音频:👇


导论

 

今天想和大家谈一谈 “从旷野到迦南”。这正是我们基督徒的人生:从一个艰难、不方便、不舒服、充满问题的环境,要走向那丰富之地。

 

“以色列人在埃及共有四百三十年。正满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耶和华的军队都从埃及出来了。”(出埃及记12:40–41)

 

这里特别提到以色列人是“耶和华的军队”。当然,他们原本是老百姓,但圣经却称他们为军队。军队的职责是什么?军队是要打仗的。打仗不能随意,必须随时警醒、随时准备。上帝带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是要他们进入迦南地。这条路并不是轻松随便的路,而是一条征战的路。如果他们是军人,就是要打仗。同样地,我们基督徒的生命也是如此。我们是“基督的精兵”,要有精神,要认真,要忠心,要精忠为主。

 

今天我们要走这条旷野路,人生的道路是崎岖难行,就好像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有四十年的时间在旷野。这四十年坎坷的旷野路,也让我们看见了上帝带领他们,供应他们,祝福他们,同时也管教他们。最后,他们终于进入了神所应许的迦南美地。

 

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从旷野到迦南的历史,让我们学习如何走过艰难的道路,以致能够享受有主同在的迦南美地。

 

主耶稣说过:“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在我里面有平安。”虽然我们在主里面有平安,但在世上仍然会面对苦难。

 

我最近看到一个视频,说人生七十到八十岁是最苦的日子。我们中间很多人还没到这个阶段,但我自己刚刚走过这段时间。回想七十到八十岁这十年,真的不容易,许多问题都会出现,特别是身体方面的疾病、软弱、各种困难。我自己就很多问题,师母也有许多问题,她现在快要走出八十岁了。经过这些年,我们人生是有很多艰难,很多崎岖、难行之路,但这就是人生必经之道。当我们走过这条旷野路,最终会进入上帝为我们预备的迦南美地。

 

 

一、遇到前无出路后有追兵的“恐慌”(出14:11-14)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圣经告诉我们,他们在四百三十年之后,耶和华的军队就从埃及出来了。他们出来的时候,圣经说,他们是挺身昂首、理直气壮地走出来的,要去到上帝应许的美地。可是,出来没多久,问题就来了。法老听说他们离开了埃及,后悔了,又派兵来追他们。而那时候,以色列人正走到红海边。前面是海,造船也来不及;后面是追兵,怎么办呢?于是他们陷入了前无出路、后有追兵的恐慌。要是你,会怕吗?我会怕。
 

记得我小时候,大概八岁的时候,也就是韩战时期(南北朝战争)。那时我们要逃难,真是前无出路、后有追兵,人潮汹涌。我们走在汉江上,有人喊:“小心,前面桥上有个大洞!”可是很多人晚上看不见,就掉到洞里,掉到江里淹死了。那是一个非常恐惧的状况。今天我们读到出埃及记第十四章,以色列人也遇到了这样的艰难。他们在走一条“十字架的道路”。这条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顺风路,而是曲折难行的道路。所以,难免会遇到前无出路、后有追兵的时刻。

 

我们做基督徒,也常常如此。很多人以为信耶稣就会快乐、蒙恩、有好处、有平安。许多人是因为这些原因来找耶稣的。一开始信主的时候,确实常常祷告就蒙应允,觉得上帝真灵。可是当我们慢慢走天路,就发现有时候事情并不如我们所愿,祷告也不是马上得回应。于是有人说:“这个上帝不灵,我不要信了。”结果,信上帝“灵”的时候就信,不“灵”的时候就不要了。所以,多少人走到半路,就离弃了上帝。

 

当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遇到难处的时候,他们陷入了极大的恐慌。在那恐慌之中,他们开始指控、抱怨。圣经记载说,他们对摩西说:“难道在埃及没有坟地吗?你把我们带来死在旷野吗?你为什么这样带我们,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呢?我们不是早就告诉你,不要搅扰我们吗?让我们服事埃及人不是更好吗?”他们在恐惧中发怨言,责怪摩西。


可是摩西不同,他是经历过上帝大能的人。他曾亲眼见过神的作为,因此在恐慌的时刻,他能够有信心地回应百姓。摩西对他们说:“不要怕,不要慌张。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安静,不要作声。”

 

当时以色列人站在红海边,前有海水,后有追兵,心中充满怨言。他们看不见前路,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也是这样。人生的许多路,我们没走过、没看过,也不知道前面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却常常着急,甚至埋怨。

 

今天我们做基督徒,在教会中也一样。有时候,牧师、长老带领我们走一条信心的路,我们看不清,就会抱怨:“为什么要这样?这路行得通吗?”我自己做牧师的时候,也常有人向我抱怨。但我告诉他们:我走过这条路,我知道上帝是可靠的。摩西当时也对百姓这样说:“你们要看耶和华为你们所行的事。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安静。”

 

所以,在恐慌的环境中,真正得胜的秘诀就是:凭信心,安静依靠,等候上帝的作为。

 

若是那时摩西听了他们的怨言,说:“好吧,我们回去吧”,那就完了。因为后面是埃及的追兵,前面是红海,已经无路可退。唯有等候上帝,看祂在我们中间要成就怎样的奇事。

 

读过出埃及记的人都知道,红海后来开了。以色列人下到海中,在干地上行走。我自己虽然没有像他们那样走过红海,也没有亲身经历那种“走干地”的神迹,但在服事上帝六十多年的日子里,我也曾在许多“不可能”的环境中,经历上帝使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恩典。

 

当年,以色列人在红海边上,面对埃及的追兵,他们恐慌、抱怨、发怨言。但上帝为他们开了道路,让他们在红海中行走干地。当我们经历了上帝的大能、经历祂的拯救,我们自然就会发出赞美的歌。所以,以色列人过了红海之后,就唱了一首新歌。

 

这首歌记载在出埃及记15:2:“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也成了我的拯救。这是我的上帝,我要赞美祂;祂是我父的上帝,我要尊崇祂。”这句话非常重要——“这是我的上帝”。摩西在歌中这样说:“这是我的上帝。”

 

 

最近我在读腓立比书4:19节,保罗也说:“我的神必照祂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这节经文让我想到多年前我在马里兰中华圣经教会牧会的经历。当时教会正在扩建,却没有足够的钱。我祷告时心中感动:我们要凭信心,用现金来建堂。有人说:“哪里有那么多钱?”我说:“我没有钱,你也没有钱,但上帝有钱。我们要凭信心依靠祂。”有些人不同意,但最后我们还是照着信心行。上帝赐给我的应许就是这节经文:“我的神必照祂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今天早上,我不是要讲建堂的见证,而是要讲“我的神”。摩西说:“这是我的神。”今天早上,请问各位,耶和华上帝是你的神吗?你是不是说:“我的神”?还是只是说“神哪”,也可以;但是“我的神”,这个叫作“所有权”,一个人能说“我的神”的时候关系是非常的接近。

 

我牧养教会时,常有人介绍我给朋友认识。他们若说:“这是刘牧师”,那当然没问题;但若说:“这是我的牧师”,我听了就特别高兴。同样的道理——你介绍你的太太,说“这是刘太太”,和说“这是我太太”,不一样。一个有距离,一个有关系。所以,当我们介绍上帝时,不是只说:“上帝很好。”而是要说:“这是我的上帝。”

 

摩西的歌里说:“这是我的上帝,我要赞美祂;祂是我父的上帝,我要尊崇祂。”信仰是有传承的——“父的上帝”,也要成为“我的上帝”。

 

圣经里提到三种歌。今天我没有时间一一讲完、也没时间唱,但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第一种,是自然之歌;第二种,就是这里的摩西之歌;第三种,将来当主耶稣基督复活再来、我们与祂同住的时候,我们要唱的是羔羊之歌。所以,趁着今天我们还有机会,就要多多唱赞美上帝的歌。

 

二、迷失旷野缺水缺粮时的“怨言”(出15:22-16:3)

 

以色列人过了红海以后,日子并没有就此平顺。他们继续走旷野的路。在旷野中,他们迷失,走迷了路,也不是走迷了路,想走走这里、走走那里,走着走着,就发现——没水了、没粮了。于是,他们又开始发怨言。这段经文很长,我们今天不细读,重点就是:他们在旷野路上走的时候没有水了,在旷野路上走的时候没有吃的了,他们就发怨言。

 

发怨言常常是遇到困境,或者是心怀不平而产生的。你有没有发过怨言?我敢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从不发怨言。我也发过。有时候吃饭,说:“这个饭不好吃”;“这个菜太咸”;这不就是发怨言吗?圣经教会以前是自己煮饭,常常听到弟兄姊妹发怨言:“菜太淡了,米太硬了”;这都是日常生活里的小怨言。发怨言往往出现在遇到困难,心怀不平的时候。“心怀不平”常常是因为个人比较。“为什么他有?我没有?”“为什么他被选为执事、我没有?”“为什么他当长老、我没当?”这种比较,就容易生出怨言。

 

我很感谢上帝。在我牧养马里兰中华圣经教会的这些年,从来没有听过有人说:“为什么他做长老不选我?”也没有听过人说:“为什么他做执事、不选我?”你知道为什么没有这些问题吗?因为我们教会每次选举——只有一个候选人!所以每次都选上。别的教会常常是两个候选人选一个。我告诉你,这种选法容易造成问题。因为人心会比较,会不平衡。你想想看——如果两个人,一个是张牧师,一个是刘牧师,结果选了张牧师,没选刘牧师,刘牧师会不会心里不舒服?会的。你说:“我不会吃醋。”真的吗?如果你真的完全不会吃醋,你就太伟大了。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有些人信心成熟,就能放下;但有些人不成熟,就会不高兴,甚至在心里说:“为什么选他?不选我?”所以,发怨言的根源,其实常常在于我们的心——在于比较、不满足、没有安静地信靠神。

 

我们教会当年为了建堂,要选一个工程师,也就是建筑师(Architect)。那时候我牧会时,有一个原则:凡是教会的会友,如果他是拿薪水、做教会的工作,我一般不会请他。为什么呢?因为你请他做事,如果他做得不好,你不能批评他。你一讲,他就生气——“我是教会的会友,你怎么可以这样说我?”要么他不来了,要么心里结怨。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麻烦,我的原则就是:不雇用会友来做教会的工作。

 

那次建堂选建筑师,教会里正好有一个会友是建筑师,我没有请他。他心里很不高兴。后来他又失业了,有的人同情他,就建议:“那让他也来投标吧!”在美国做建筑,都是要投标的——看看谁的方案、价钱、条件最好,就选谁。于是我们也让他参加。结果投票的时候,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我们教会的建筑师;一个是美国本地的建筑师。董事会共有十三个人投票,结果是 6 比 7 ——七票给了美国建筑师,我们的会友没选上。事情还没完,我电话就响了。


他打电话来,第一句话就问我:“刘牧师,你有没有投我?”其实,这是不能问的问题。但感谢上帝,我本来也不打算投他,结果那天不知怎么搞的,我真的投了他。所以我也不能撒谎。我说:“我投了你,但很抱歉,结果是六比七,你少了一票。”从那天起,他就不再来教会了。而且,他不只是工程师,还是教会里的一位有职分的人(我不提具体职位)。从那以后,他就不来了。

 

所以,这件事让我更加坚定——我不喜欢那种“两个候选人选一个”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容易引起比较、让人心怀不平。其实,这种“比较”的问题,不仅在教会里,也在家庭中。父母有时也会犯同样的错。比如说,大儿子读书很好,小儿子爱玩,父母说:“你看你,怎么不像你哥哥?”结果小儿子心想:“我为什么要像他?”干脆书也不念了。比较,常常是关系破裂、心态扭曲的根源。

 

以色列人在旷野里,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把旷野和埃及比较——埃及有肉、有黄瓜、有韭菜、有好吃的;现在在旷野里,却没水、没粮。在广大的西乃旷野中行走,很快就忘记了上帝的奇妙能力,并且开始抱怨缺水缺粮。尽管他们曾目睹上帝的大能大作为,仍然因为生活的困难而抱怨。

 

 

弟兄姊妹,今天你在抱怨什么呢?抱怨生活?抱怨工作?抱怨别人?其实,以色列人的问题不在旷野,而在他们的心态。

 

摩西和亚伦提醒以色列人:“你们的怨言不是向我们发的,乃是向耶和华发的。”这句话一点也不错。表面上看,好像他们是在埋怨摩西;实际上,他们真正的不满,是向上帝发的。找不到直接向上帝抱怨的理由,就把矛头指向人。摩西和亚伦都很明白这一点——问题的根源不在环境,而在心态

 

我记得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比喻:同样一个杯子,里面只有半杯水。有的人说:“只剩半杯水了”,那是消极、负面的;也有人说:“还有半杯水呢”,那是积极、感恩的。同样的处境,不同的心态,结果完全不同。今年我们在上帝的恩典之中,其实也常常面对同样的考验。我们总觉得“不够”——“上帝怎么给我这么少”、“为什么别人比我好”,于是我们开始抱怨。可你抱怨的,真的是人吗?不是,是上帝。旷野的经历可以建立人,也可以摧毁人。差别就在于——心态。

 

出埃及的以色列人,能进迦南的,只有两个人——约书亚和迦勒。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信心。其他的人都倒毙在旷野中。旷野能炼净人,也能毁灭人。关键就在于我们用什么心态面对它。

 

三、所求未得试探上帝的存在与爱(出17: 3, 7)

 

继续下去,他们所求的,祷告的,没有得到,就试探上帝的存在跟爱,出埃及记第十七章:百姓在那里又口渴,又发怨言。他们对摩西说:“你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让我们和儿女、牲畜都渴死在这里吗?”摩西祷告,上帝给了他们水喝。那地方后来被称为玛撒(意思是“试探”),又叫米利巴(意思是“争闹”)。

 

为什么起这样的名字?因为以色列人试探耶和华,说:“耶和华到底在我们中间不在?”他们看不到自己祷告的结果,就开始怀疑上帝的存在,怀疑上帝是不是还爱他们。他们凭眼见,不凭信心。尽管上帝一直在他们中间——白天用云柱引导他们,晚上用火柱照亮他们,天天赐下吗哪作食物,从磐石中出水供他们喝。可是他们仍然嫌弃,说:“这食物太淡了,不好吃。”上帝一次又一次地供应他们,他们却一次又一次地发怨言。他们质疑上帝的存在,质疑上帝的爱。这就是“试探上帝”的意思。

 

 

世界上的人常说:“给我看见,我就相信。”但上帝说:“你若相信,就必看见。”今天我们这些信耶稣的人,不是因为“看见”了上帝才信,而是因为“相信”,才经历祂真实的同在。

 

有人说:“我祷告上帝听了,我得了医治,我就信耶稣。”但弟兄姊妹,这样的信心是不稳固的。有的人病好了,就信;病一复发,又不信了。有的人癌症得医治了,就高兴地说:“我好了,我信了!”但后来癌症又复发,他又说:“上帝不爱我了。”这样的信心是建立在环境、感觉、结果之上的,靠不住。我们信耶稣的基础,不是因为祂听了祷告、医了病、给了水喝、给了粮吃。信耶稣真正的根基,是承认自己是罪人,耶稣是救主。祂拯救了我,赐给我新的生命——那是重生的生命,是永远的生命。

 

有的人说:“我看见上帝了!”我敢大胆地说——凡是说自己“看见上帝”的,只要不是圣经中的记载,那都是假的。我最近看到一个视频,讲到“美国25个可怕的传道人”。这些人都是假的先知,但他们讲得很厉害。他们讲道的口才、气势、逻辑,真是滔滔不绝;讲得又快、又清楚、又有感染力。我看他们讲的时候,心里都觉得自己比不上他们。可这些假教师的会众,比我们多几十倍!我就想:这些人难道都糊涂了吗?怎么会去听那些假的?但事实就是如此——很多人喜欢听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到的信仰。

 

弟兄姊妹,今天你的信仰、我的信仰,究竟是什么?是凭感觉?凭神迹?还是凭信心?圣经告诉我们:不是“看见了才信”,而是“信了就必看见”。倘若你现在正走在旷野的试炼中,或在疑惑的幽谷里,不要因为上帝没有按你所想要的方式回应你,就怀疑祂的爱。上帝也许没有照你的期待行动,但祂仍然在为你工作。你要学会环顾四周,看清祂正在为你所做的一切。这是上帝借着旷野对以色列人说的话,其实,也是今天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话。

 

四、环观上帝在旷野所做的一切

 

这里我要讲几个例子。圣经里告诉我们,有的在出埃及记,有的在别的地方。就像在以赛亚书里,上帝说要在沙漠开江河,在旷野开道路。其实,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去过圣地旅游?我去过。那时候坐巴士,好像是从约旦河那边到西乃山,具体路线我已经记不清了。一路上经过旷野,现在依然是旷野。以色列人当年走的时候,那可是三千多年以前,那时更是荒凉。

 

可是,他们有没有人住下来呢?最后他们还是走到了迦南地。所以,沙漠开江河,旷野开道路——这是上帝的作为。磐石出水、天降吗哪、烈怒中的洁净、恩典中的饶恕、律法的颁布、敬拜生活的规范、白日云柱、夜间火柱的带领——这些都显明上帝与祂子民的同在,何等荣耀!一路走向迦南。

 

五、学习奔走属灵的旷野路

 

这就是以色列人所走的路。他们没走之前不知道,但我们今天回头看,明白那是一条信心的道路。我们如今走的,是十字架的道路——这条路也是旷野的路。从十字架直到上帝的宝座,祂一路带领我们、赐恩给我们。所以我们要学习,奔走属灵的旷野路。从以色列民在旷野的经历中学习,走自己的属灵旷野路,使我们也能进入有上帝同在的迦南美地。走旷野的路,会遇到山穷水尽。
 

1. 旷野的路上会遇到:

 

我们做基督徒的,事奉也好,在属灵道路上,有时真的会山穷水尽。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也许没有,但我有。我也有过身无分文的时候,可是仍然要走这条道路,仍然要靠上帝,不能靠自己。我记得那时候,我一分钱都没有。1963年12月2日,我从韩国坐飞机到香港去念神学。我父亲那时还没信主,他不同意我当传道人。他说:“你要去就去吧,自己去靠你的上帝,不要跟我拿钱。”我说:“我只要你的批准,不要你的钱。”于是我两手空空,真的是两袖清风。那时真是山穷水尽,什么都没有,靠自己也靠不住。但从那一天起,到今天——2025年,已经六十二年了。从身无分文到如今,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全是上帝的恩典。这就是旷野的路——不能靠自己,只能靠主。前途茫茫的时候,也要走下去。我去香港那时,一个人都不认识,一句广东话不会说,一分钱也没有。那环境完全是未知数,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你今天看到我站在这里,就知道这不是虚言。那时真是举目无亲、无人理会。

 

2. 旷野路终会走完的

 

后来也有人来接我去学校,感谢主。做牧师的路也是一样,退休以后更是不容易。但旷野的路,总会走完的,不是吗?荒野路走完了,以色列人最终还是进了迦南美地。今天,我们也要进入那迦南——有主同在的美地。

 

六、“迦南美地”- 有主同在之地

 

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耶和华应许赐福给以色列家的话,一句也没有落空,都应验了。(约书亚记21:45)

 

所以,那些在旷野中倒闭的人,是因为不信、不顺服。等一下我会讲到。今天我们基督徒也是走这条“旷野之路”,直到进入迦南地——就是有主同在之地。要记得,上帝对以色列人所应许的话,一句都没有落空,都应验了。祂说到做到,把他们带到应许之地。他们进入的是蒙福之地,那是流奶与蜜之地,是赐福之地、五谷丰登之地;那是安息之地,没有战争;那是喜乐之地,安居乐业,在迦南享受新的生活。

 

 

七、进入属灵的迦南美地之路

 

今天我们也要进入属灵的“迦南美地”。这条路要经历上帝的恩典。上帝的恩典首先是饶恕——十字架的恩典。耶稣基督舍身流血的大爱,因着祂的死,我们得以活。我们因承认自己是罪人,接受祂作救主,罪得赦免,就进入基督永生的里面——那就是我们的迦南地。

 

我们要在其中经历上帝恩典与真理的引导,艰辛地依靠祂,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生的;以上帝为首,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地敬拜和事奉。基督徒在神的家里要以上帝为首、以上帝为中心,而不是自己为中心。敬拜和事奉也要以上帝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敬拜的生活,就是与上帝同行、与上帝谈话、与上帝同工、服事上帝旨意的生活;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赐福的导管,成为“channel of blessing”。

 

结论

 

心灵的生活必须找到创造并救赎我们的主,认识上帝的爱,感受祂的关怀和顾念。如果你的属灵生命没有与创造、救赎的主联系在一起,就没有办法过平静的心灵生活。上帝使用我们这些经历痛苦、也经历主恩的人,把人带到恩主面前蒙福,使我们成为赐福的管道。祂必带领我们走过旷野之路,高山低谷,成为成长的阶梯。没有高山、没有低谷,生命就会平淡、平坦。但上帝容许我们有时在高处,有时在低处,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自己属灵的历程在成长。如果一直平地走,反而会觉得没意思。所以上帝让我们经历高山低谷,这是成长的阶梯。属灵的道路是不能走捷径的。

 

圣经告诉我们,非利士人的道路虽然近,只要十一天。大家知道,如果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不走红海下面的路,而是走上面的路,只需要十一天就可以到迦南地。但是呢,上帝却让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十年。你说,这不是浪费时间吗?很奇怪,但也是很奇妙的。为什么是四十年?因为属灵的道路不能走捷径。如果属灵的道路能走捷径,那信耶稣是不是只为了上天堂?有人说:信耶稣最终就是上天堂,是不是?有人说是上天国。我告诉你,有些基督徒做到今天还不知道,你死了不是上天国:“天国”(Kingdom of God)和“天堂”(Heaven)是不同的。天国是现在就能进入的——当我们在神的国度里生活,就是活在天国里。天堂呢,是我们死后与上帝同在的地方。所以,属灵的道路不能走捷径。

 

有人说,我信耶稣了,牧师给我施洗——用浸礼,把我按到水里多泡一会儿,是不是就算洁净了,就上天堂了呢?当然不是!牧师很快就把你从水里提上来,然后你就开始过基督徒的生活。有的人三年、五年;像我,做了六十二年,还是在走基督徒的路,还没有到头。旷野路为什么不是十一天,而是四十年?因为属灵的道路不能走捷径。必须经过高山低谷,使我们的生命更加成熟。上帝要我们操练信心,坚持到底。从埃及出来的那一代人,只有两个人进入了迦南地——迦勒和约书亚。其他人全部倒闭在旷野,连摩西也没进去。

 

摩西曾说:“主啊,让我进去看看吧。”但神说:“你只能远远观看,你就在这里安息吧。”所以连摩西也止步在边界,只有约书亚和迦勒进入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操练信心,坚持到底。今天我们基督徒也是如此。我们不只是要得救,更要得胜。当我们见主面的时候,才能得着赏赐。

 

 

一起祷告:天父,我们感谢你,让我们今天思想“旷野之路”。让我们明白,做基督徒就是要背起十字架来跟随你。十字架的道路是一条牺牲的路,十字架的道路虽然艰难,却必引领我们到永生神那里,进入那丰盛之地。求主帮助我们,愿意为着跟随你,为着成为成熟、属你的儿女,背起十字架,走这条天路。感谢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刘传章 资深牧师,事奉主50余年;现为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顾问牧师。


更多主日信息,请点击👉主日信息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